公司新闻

1xBET平台从日用品到工艺品到文创品 咸安小伙让楠竹身价跳涨

2025-04-11 19:06:27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中华 孟静 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刘正杰 通讯员 胡剑芳 李婷婷

  刻刀划过,嗞嗞声响。3月17日,咸宁市艺竹情工艺品有限公司的雕刻室里,贺慈正专注雕刻着手中的竹子。

  咸宁是全国九大竹产区之一,种植楠竹约146.9万亩,数量高达2.2亿株,素有“楠竹之乡”的美誉。1994年出生的贺慈回乡创业,通过“互联网+文创”模式,将普通楠竹玩出了“七十二变”。

  贺慈的老家位于咸安区大幕乡西山下村。从大山里走出的他,爱钻研、有闯劲、敢挑战。

  2013年贺慈18岁,刚进入大学就与同学合伙在学校附近租下门面创办轰趴馆。短暂经营退出后,他在学习之余做劳务中介,帮大学生找兼职。大学毕业前后,又与人合作在河南创办一家教育公司,做高考志愿填报咨询。

  “我想为家乡做点事。”2017年冬天,有了3次创业经历的贺慈回乡探亲,发现家乡发展变化不大,于是做出“留下来”的决定。

  学环境艺术设计的贺慈发现:咸宁没有做高端竹工艺品的企业,竹产品普遍为扫帚、竹筷、牙签、簸箕、篓子等“大路货”。要提升竹子的附加值,做竹文创可能是条路径。

  贺慈开展市场调研,与千里之外的雕刻师傅建立联系。同时,前往河北省廊坊市、北京朝阳区十里河村、浙江省安吉县等地考察竹产业,学习竹工艺。

  “每个村都有拿得出手的主打产品,有的是竹扇,有的是竹饰品,有规模、有市场,利润也可观。”一位安吉老板被他的勤奋好学打动,带他参观当地多家竹企业,让他大开眼界。

  回到咸宁,贺慈将自己设计的竹雕、茶具等配件做好后,拜访市区多个部门,得到支持。很快,他在大幕乡开设工厂。2019年5月注册成立咸宁艺竹情工艺品公司,向竹工艺品领域进军。

  竹雕金蟾、竹雕螃蟹、竹雕生肖、竹教尺……走进艺竹情公司,各种竹工艺品琳琅满目,用普通的竹根、竹节、竹片雕刻制作的浮雕、立体雕、留青雕、编织等文玩摆件精致美观。

  “一根十几米长的竹子,按传统方式卖到加工厂,售价15元。但把它做成上百个‘小螃蟹’造型摆件,一个售价三四百元。”一根竹子做成手工艺品,到底能升值多少?贺慈回答:身价能涨成百上千倍。不仅如此,销量也可观。比如,一根30元的“紫竹教尺”,一天能卖出好几百个。

  2019年5月,贺慈参加第五届武汉国际电子商务暨“互联网+”产业博览会,他设计的竹摆件颇受青睐,最后不得不“限购”。

  这次经历让贺慈初尝“触网”甜头。很快,他开了一家淘宝店。当年,咸安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开启“电商千人计划”项目,贺慈把握住这次机遇。一年3次培训,涵盖拍照、上架、销售全过程,他从不缺席。一坚持就是3年。如今,公司的线上渠道已经从一家淘宝店拓展到天猫、拼多多、抖音、快手等多平台营销,网络客源超过10万人。

  借力互联网,贺慈还运用大数据为用户画像,发现购买竹工艺产品的消费群体集中于一二线岁的男性消费者为主。“我们迅速调整产品种类和营销策略,按需生产。”贺慈说,企业网店目前上架产品从单价15元的葫芦挂件到2680元的实心玉竹棍,有400多款,主要销往沿海一二线万元。年销售额最高峰在2021年,达1700余万元。

  “您看,我编的这个竹花器,一个可以卖到80元。那个有立体纹的竹折子,一个也能卖到三四十元。”3月25日,咸安区大幕乡佘家湾,75岁的佘海坤在自家后院中劈篾、削篾,编织各种竹工艺品。他感慨地说,自己17岁学过篾匠,上世纪90年代后到南方闯荡,就再没做过篾匠活。没想到放了几十年的手艺,现在又捡了起来,一年还能增加好几万元的收入。1xBET下载

  在贺慈的印象中,村里老一辈会编竹子、雕竹子的手艺人颇多。许多传统竹雕手艺渐渐失去市场,濒临失传。为何不把他们集合起来?

  2019年,他牵头举行“首届大幕乡竹工艺大赛”,10多天挖掘出10多名优秀的本土手艺人,佘海坤便是其一。1xBET下载

  崇阳县路口镇大屋舒湾,舒宇阳和舒坦父子擅长各类雕刻,近年也经常向贺慈提供各类个性化手工艺品。“我主要按要求做竹雕金蟾等文玩摆件,做一个一两天,售价三五百元不等。”舒坦说。

  为赋能家乡竹产业发展,贺慈看到网上的扫帚各式各样,不少能大批量销售。贺慈主动联系批发买家,拿到订单后,让本地扫帚加工厂按款式定制生产。去年8月以来,已在网上卖出100余万元的扫帚。

  “公司已培养60多名竹制品手工艺人,与20多家竹制品加工作坊开展供销合作,带动了周边20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。”贺慈说。

搜索